“感謝康復醫學科的醫務人員,我的孩子現在康復得很好,丟了幾天的戒指也幫我找回來了,真的太感謝了。”近日,患者家屬姚女士特地制作了一面錦旗,對周口市第六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醫務人員拾金不昧的精神及貼心的醫療服務表示感謝。
8月20日,姚女士回到家,發現自己一直帶在食指上的戒指不見了,她趕緊到常去的地方尋找,沒找到,也記不得在什么地方丟失的。這個戒指對于姚女士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戒指的丟失讓姚女士心情很是低落。
25日上午,姚女士照常帶孩子到市六院兒童康復大廳做治療,平時對孩子很有耐心的姚女士,這天竟然對看手機的孩子忍不住輕聲訓斥起來。治療師智四華看出來姚女士的反常,關心地詢問是不是發生了什么事,姚女士難過地說:“我平時也不干啥活,就前幾天出門辦點事兒,還把戒指弄丟了,唉……”聽到姚女士的話,智四華馬上追問:“姐,你的戒指是什么時候丟的?什么款式和材質?我前幾天在科室打掃衛生時見到一個,你看是不是你的?”原來,就在幾天前,智四華在理療室打掃衛生、消毒時,發現平時小朋友上課坐的方凳中間圓孔處卡著一枚戒指,智四華趕緊把情況匯報給了科主任符軍輝。符軍輝當即交代科室醫務人員一方面把戒指保管好,另一方面積極尋找失主。按照康復治療計劃,所有患兒每周都會在不同的時間段,在家長陪同下做一定次數的康復治療,為更快找到戒指的主人,康復醫學科的醫務人員每天都會對不同的家長進行詢問。
姚女士激動地說,她家寶寶在門診治療三個多月改變很大,之前說話比同齡人晚,怎么教他都不說話,現在能主動說話了,謝謝醫務人員的耐心指導。現在,還幫她找到了戒指,真是太感謝了。
事情雖小,但感動人心。該院醫務工作者用自己的行動弘揚真善美,傳遞社會正能量,充分踐行了拾金不昧的傳統美德。該院將始終踐行“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服務宗旨,秉承“愛心、精心、熱心、耐心、恒心”的服務理念,為轄區居民身心健康貢獻一份力量。(劉偉)